总所周知,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和手机完全绑定了,一个号码只要使用得足够久,通常会与绝大部分主流或者半主流 APP 注册过账号,而我们也无法保证这些公司是否可以保护住我们的手机号,一旦泄露出去,就很大概率是一堆营销类电话,甚至可能是诈骗类电话打进来。
但作为一个在社会里游走多年的人士,面对一个陌生的来电,一瞬间也不太可能分辨得出这是什么电话,但只需要在接听之前想一下这些:
- 最近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与我相关的?比如学业、公司等。
- 我最近有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?
- 有没有点了外卖?
- (如果有)看一下系统提示这个号码的属性。
- 号码归属地是不是当前居住地?
- 号码归属地是不是我的户籍地?
只要接听前花个十几秒回顾一下,大致上就能确定这通电话是不是重要的。但毕竟持有这个号码那么久了,对于完全不熟悉的来电,也不太确定这通来电是否重要。
其实一通电话的本质非常简单,就是想要告诉你什么,即使这些内容与你无关,或者你根本不感兴趣,但只要告诉你了,这通电话的“使命”就完成了。重点是他“要”通过电话“告诉你”,所以是否接听电话就成了你给予对方态度的抉择:接不接 = 给不给好态度,关键是此时你并不知道对方是谁,有可能只是一个推销员想给你推销产品或套餐,也有可能是你上司的上司想让你升职加薪,貌似两个选择都不是很好,就会让自己显得非常“被动”。
所以说对于一通自己完全“被动”的电话,我们需要给自己掌握通话的主动权,而这个主动权并非说直接无脑拒接等他再次拨号,而是要明确对面是要完成“任务”的,而我们需要让他完成这个“任务”,不论我们是否接听这通电话:开通“语音信箱”。
当你开通了 语音信箱 以后,不论是谁给你打电话,即使是你拒接了,都会转入信箱里面,让对方留言,其中的重点就是:你不想当场接听这通电话,但是你允许他完成“任务”。
如果说事件与你相关,或者非常重要的事情,就会听完提示音后开始为你留言,那么对方的任务就完成了,你也会赶紧补打一次电话,确保不会错过窗口期短之外的事件。(如果是窗口期短的事件,那你也应该已经提前准备过了)
如果说这通电话就是推销,或者诈骗,那么当对方得知这是语音信箱的时候,基本都是挂断后打下一个,否则就是与空气对话,你也不会有任何时间被对方浪费,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以我为例子,我的号码开通了 3¥/月 的语音信箱,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,所有陌生电话和固话我都秒挂或者等几秒再挂,后面回看信箱时,几乎都是来自自己运营商的推销电话,以及来自其他公司的推销电话,又有时也会有来自我云服务商的电话,但大部分都是状态机器人电话,很少有真人的电话打进来,可以说秒拒完全没有负担。
像外卖快递之类的电话,我都是在 APP 里面下订单之后,才会选择接通这段时间的来电,毕竟已经有提前预警了,都会知道后面肯定有与我相关的来电,完全可以做到无需思考,直接接听。
反正就是这么个事,分享一下我对陌生来电的处理思路,如果可以帮到你那肯定是最好的。
用 Cookie 保存: 别名、Emai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