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生活的毒打


事实证明,在当今社会,没有钱是完全活不了的。

家里的财政就快撑不住了,我想也是时候离开舒适的家“造钱”去了。

或许你会问,现在不是已经小康社会了吗,一个家庭,为什么会那么穷?

小康小康,康的是社会,又不是每家每户。对于他们来讲,只要平均值到了,管你下层人是什么,也懒得管。

但其实,如果我的父亲一开始没有选择闯,而是选择安安稳稳的打工,或许我的家庭财政还不至于那么糟糕,还真有可能是小康家庭。

Well,根据家里人的描述,原因基本上就是我爸生意亏空了,然后欠了很多钱,所以就那样了。不过我一直在想,从我小学那时就见我父亲做生意,一直到好像是初二左右就没做了,到现在应该是过了 5 年了,不知道为什么依旧没有多少产出,流进本家的资金也没见多少。

当然我也不会怪责自己的父亲,毕竟男人嘛,想实现自己的理想都是很正常的。有时候我自己也在想,如果家里资金足够,我也想问爸妈要点钱,出去闯一下,然后开始构思自己的伟大事业,最后走向人生巅峰,拥有数不尽的财富,无限的享受自己的人生。

引用一下《爱情公寓》里张伟说过的一句话:“机会像雨点般向我打过来,但我都一一闪过了。”我感觉这句话非常符合我之前的读书经历。那么,我就梳理一下我是怎么闪过所有机会的。

从初中那时开始吧,我一直都是属于别人口中的那种“不喜欢学习”的孩子,为此我在初三时因为对作业量十分不满(就我现在看来,当时的作业量确实太过分了),所以我就不做。没记错的话那时不做作业的人也确实挺多的,所以那时班主任给所有同学做了下马威:“以后,凡是没有完成作业的人,在家做完了再来上学,来了我也会打电话叫你们爸妈接回去。”你猜怎么着,我不仅没做,而且我也直接不去学校了,全班就我一个这么特别。

后来听同学说其实班主任只要求下课时写完补交就可以了。

我的确因为不完成作业这个事情,一直拖到了寒假,我记得当时也就过了半个学期来着,大概是十个星期。

也因此,我十分感谢我的初三班主任,他一直帮我请病假,一直请到了放寒假,不过对他来讲不过就是自己的职责罢了。

最后我就放弃“抵抗”,继续上学去了。但你以为故事会像一般的剧情那样简单?不呢,后来我还是因为作业的事情,又再一次出了问题,最后并没有考上普高,我便成功闪过人生的第一次机会。

第二次机会,我作为新生来到职中。这个学校有一个班,叫“贯通班”,有些人会叫“ 3 + 2 ”。这个班级最大的特点是:三年在中专读,之后保送大专读两年,出来就是大专学历。也就是说,你比别人少读两年就可以出来找份相对较好的工作,同时也比较轻松。

而我就是靠 472 的分数进来的,而且我是靠父亲的关系和一些钱财的帮助下,把原定的 475 分拉下 3 分,才以“擦边”的分数进入这个班级。

其实第一年,我觉得我自己读得还挺好的,问题就在第二年。以至于说我如果可以,我真的很想穿越回去直接给我自己来 20 掌大逗比子大比兜子。

当时我个人感觉就是自作自受,如果说我初中的时候只是任性,那么第二年我确实是自作自受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其中有可能是社团问题,也有可能是狼狈的本性又开始作祟了,当时我的思维又开始不喜欢读书了,很多科我都是直接挂的。之后的剧情基本上是和上面的一样,不过情况更加恶劣。

如果说从社团方面分析的话,我就是自大,想做些实实在在的东西,但我本身又不想参与构思,后来就是越来越晦气,最后我就离开了社团。但离开后我将这股晦气带到上学了:电子电路没有学好,各种编程课程也没有心思学,最后甚至电工考证我也没有参加,即使家里人都帮我交了钱。最后电工考证这个事情导致家里人非常生气,最后就宅在家里什么都不管了,第二次机会也让我成功闪过了。

第三次机会,基本上就是家里人一直催一直催,催到我烦了,我才终于按照他们的要求,继续上学。不过这次就不是直接回到班上那么简单了,毕竟事件太恶劣了,所以学校决定将我留级,同时分配到普通班上学直到毕业。

说实在的,当时我也确实是有那么一点点心是继续上学的,毕竟人和心也长大了一丢丢,所以重修的高二和接下来的高三,一切都是风平浪静的,不过说实在的,在新的班上我认识了很多不一样的人,而且关键是某个人,他对编程方面也是感兴趣的,我也可以教几招,关键是他把我带进 Arcaea 这个优秀的音游圈,虽然消费非常高,不过都是一次性的。

高三时偶然的机会,学徒班重新启动,我和认识的一个人都去参加了这个班,这便是我的第三个机会。

和上一个一样,我也是非常想穿越回去给我自己来 114514 个大耳光,明明那么好的机会,甚至说非常可能两年直接上岸,为什么我就要闪开呢?

我居然因为同班的另一个人退出,我也一起退出了?!

写到这里,我真的是恨不得直接扇死我自己,我真的搞不懂那时的我为什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。

而且居然还是快结束了的时间,再过 1 个星期就可以开始跟岗实习了,还比其他同学早半年时间实习,我居然直接松开双手,放弃了稳定上岸的机会???我现在真的!恨不得现在直接给自己胸口两刀,死了算了。

第三次机会,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闪开了。

第四次机会,就是最后的机会了,跟着同班同学一起去学校的指定企业实习。

不过这次我并不能将责任完全贴在我自己,虽然最终的行为决定的是我自己的命运。

毕竟我是非常清晰的记得,这个三方协议,清清楚楚的写好了:“10 小时/天,工作五天。”不过实习刚过半个月,企业单方面宣布只有单休,而且如果拉长要求加班,不能拒绝。

我其实在想,如果说从一开始就写清楚说“12 小时/天,工作六天。”说实话我感觉也不是不行,不过心理疏导需要更长一点而已。就好比说你坐着长途大巴,都开了一段路了,突然售票员跟你说因为巴拉巴拉,所以我们要收多十几块钱这样的,就算是小钱,我们自己都会感觉不舒服吧,被欺骗了谁都受不了的。

虽然说我也做了协议超纲的心理准备,但是一谈到长期,我就坐不住了。

就单单第四个机会,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责任并不是丙方全责(学生是丙方),三方都有责任。

不过呢,脱离责任之后,如果我忍住剩下的日子,那么我就可以拿到中专毕业证,去干最低中专的工作了。

第四次机会,可以说是因为不满欺骗,所以就直接无情闪开。

OK,上文就是我读书时期的上岸机会,有些是纯自作自受,有些是对某些人不满导致的。

有时我也会想,是不是因为家里人教训我教训的太少了?我的印象中,好像自从初一开始就没怎么打过我了,或许是那是父母早就打不过我了吧……

如果是的话,那么现在生活就代替父母来准备教训我了,而且是比我小时候受过的棍棒更加毒:“没有饭吃、没有房住、没有衣穿”。

毕竟最开始已经说过了,咱家可算是比一般的穷还要穷,同时我也是个没房没地的本地人。没看错,就是没房没地,住在本地还要租房的。

出嫁女一般都不准住自己家的房子,我妈才是这里的本地人。我跟着我妈的户口,但从传统来讲不算是本地人,只能是本省人。

不过一切都是过去式了,人应该向前看,不能被以往的事物所击溃,不然算什么大强人。

现在,我应该专心找份工打,放低要求,哪怕是打螺丝,也是无奈之举。

比起累死,饿死更难受。

给自己鼓鼓劲:加油努力!拉屎要用力

分组于: 思考

发布于: 2022年10月16日 02时34分

编辑于: 2022年10月16日 02时34分

用 Cookie 保存: 别名、Email